於以华的博客
    兴化楚水小学於以华欢迎您的光临!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最新图库
《 兴化市小数工作室揭牌仪式合影留念 》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65
  • 收藏数:0
  • 图片数:2
  • 评论数:59
  • 开设时间:2011-4-28
  • 更新时间:2022-6-28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方仁055主页 >> 文章 >> 课堂随想 >> 浏览信息《经历学习主体的自主探索   构建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听陆文旬老师课有感》

    课堂随想 | 评论(0) | 阅读(977)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二   晴天 
    主题 经历学习主体的自主探索   构建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听陆文旬老师课有感

    经历学习主体的自主探索 构建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听陆文旬老师课有感
    兴化市楚水小学 於以华
    今天陆文旬老师执教的“简单数据的汇总”,我认为上得很好,主要体现为经历学习主体的自主探索过程,构建了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
    关键词:经历过程 对接经验
    一、经历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二年级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重点是“在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学会数据的分类与汇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因此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同时突出数据的分类与汇总:
    1.提出问题后,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迫使学生产生数据调查与整理的需要,进而进行小组内调查和整理数据。
    2.汇总各个小组的数据,得到全班的数据。小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基于问题的解决的需要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与结论,是形成和建立数据分析观念的关键环节。同样需求是第一位的:“现在能解决全班学生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少’问题吗?” 调动学生将数据汇总的需求。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陆文旬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讨论汇总数据的方法及其实施等环节,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这种汇总数据的方法,体会汇总数据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3. 按季度整理数据,得出各个季度出生的人数。通过按季度整理,学生又得到了新的数据,对全班同学出生月份有了更多的了解。让他们体会这些整理使自己有了新的收获,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
    4. 设想“如何在全校同学中调查”。了解全校同学出生月份的分布情况,是更大范围的调查。在已经得出全班同学出生月份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汇总各个班级的数据,得到全校的数据”。这是可行的办法,他们想到这个办法,调查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又提高了一步。如果学校的规模大,班级比较多,还可以先按年级汇总数据,再汇总出全校的数据。我想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课堂的完整与对应:课堂有问题而来,也因问题解决而获得发展。
    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到了“分类汇总”方法,感知了分类汇总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到数据的随机性:对象不同,结果可能不一样;对象相同,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也不一样。
    二、经验对接: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唤起学生的经验很重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P46-47)陆老师今天的课就是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激活经验。如果想激活学生封存已久的直觉,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调动儿童以往积累的经验,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使数学变得“简单些”。本节课的经验就是学生二年级已经学过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小组里的同学每人都说出自己有蛀牙的颗数,按蛀牙0颗、1颗、2颗……整理出组内同学蛀牙情况的数据。还教学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获得不同的数据。如把许多积木先按形状分类,再按颜色分类,得到两组数据。
    2.利用经验。本节课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各个小组的数据汇总成全班的数据。小学数学不应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教学中陆文旬老师不刻意追求课堂的尽善尽美,鼓励学生用原生态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自己对数学意义的理解,使数学变得“朴实”。
    3.调整经验。由于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的经验也往往是个性化的,需要教师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数学变得“容易些”。那么,肤浅的、片面的、零散的甚至错误的经验当然也会大量存在,需要教师有选择的利用并不断地调整、改造。今天的课中,陆老师对于“汇总方法”的教学就是一个案例,从小组的汇总后提出问题“现在能解决全班学生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少?”,迫使学生得继续汇总全班各小组的数据,在全班数据汇总后再汇总全校的数据,使得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了数据汇总的方法。
    4.提升经验。知识可以通过书本、被告知等方式获得,而经验只有通过自己做来获得。课堂就是学生获得经验的重要场所,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活动,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将经验进行了提升,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数学。本节课中最后环节的回顾与整理,就是让学生回顾这次统计活动,积累活动的经验。应该说教学中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交流体会合理完整:一是说说怎样获得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体会“先分组统计,再汇总”是一种有效办法;二是说说怎样汇总数据,体会“把各组的同类数据相加”是得到班级数据的做法;三是对数据按不同标准进行整理,能够得到不同的信息,数据分类的标准应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四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教学时间的把控、学生自主数据的分析等。
    方仁055 发表于:2015-5-12 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