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海小舟
    巢洪政的博客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图库
暂未添加该信息。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190
  • 收藏数:0
  • 图片数:5
  • 评论数:143
  • 开设时间:2010-12-1
  • 更新时间:2018-9-5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chaohz主页 >> 文章 >> 教学l论文 >> 浏览信息《三点不同的看法》

    教学l论文 | 评论(1) | 阅读(1201)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六   晴天 
    主题 三点不同的看法

    三点不同的看法---与褚宏启教授商榷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巢洪政(214433)摘要:当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知识、技能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要以低阶思维为基础;批判性思维只是少数人的思维特质,并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我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是优秀的,并不明显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所谓“中国教育工作”需要“由‘以培养应试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说法,并无多少价值。因此,我们需站在更加深入和理性的高度,分析我国的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关键词:核心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新能力   褚宏启    拜读《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中褚宏启教授撰写的《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一文,很有启发,但对褚教授文中的几个观点,本人有些不同的看法,现写出来,与褚教授商榷,并请各位同仁指正!一、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    褚教授在文章中说:“‘应试教育’所培养的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养,但绝非高级素养,因为这种能力以‘简单记忆’、‘机械记忆’为中心,而不是以‘高阶思维’为重心。虽然核心素养凸显了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非认知素养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认知素养重要性的下降,反而对认知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简单的低阶认知素养已经被计算机所替代,但分析、批评、创新等高阶认知素养计算机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因此,未来教育应将重心转向高阶认知素养和各种非认知素养的培育上。”①   首先,褚教授在这里的一些说法,个人认为是有些自相矛盾的。这段文字前面否定的应试能力和记忆力等是重要的认知素养,并非完全是低阶思维,既然“非认知素养的重要性”“对认知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为什么一味否定应试能力和记忆力等基本认知素养的作用呢?离开了低阶认知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素养和非认知素养?   其次,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应试能力“绝非高级素养”是否恰当?二是计算机是否能够代替所有的低阶思维?三是低阶思维是否与高阶认知素养和非认知素养毫无关系?为了搞清楚以上的三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审视一下当今世界心理学界有关创新、能力、创造力等新的认识。就当今世界范围心理学界的最新研究潮流看,已在充分肯定掌握知识对培养学生能力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我国流行的某些智育理论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所谓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性时,(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的修订版只提知识的类型与掌握水平,不提能力发展,这是发人深省的。”②说明西方教育心理学界对能力结构的认识也在进行新的调整,显示出重视知识的倾向。即心理学界已经把能力、创造和创新统一于“问题解决”的范畴之内,或者叫做“完成任务”或“高级规则的学习”。而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的累积学习原理,则强调了知识学习对能力形成的奠基作用。他通过描述八个学习层次来研究学生理智技能的累积方式,这八个学习层次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后四类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加涅的累积学习原理还指出:“人类的学习是由低级到高级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学习基础上的;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面类型的学习为基础的。”③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对学生形成“高级规则或问题解决(即创造)”的重要性。于是,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高阶思维、高阶认知素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建立在低阶认知素养的基础之上的,离开和否定低阶认知素养的学习,去培养高阶素养,无疑是在建造空中楼阁!这样的例子,在学生学校教育的学习实践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如,语文的作文教学就属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范畴。如果学生能够写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创造能力,而在整个的写作过程中,既需要字词句段篇的大量知识和写作的技能、技巧,又需要学生有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与策略,还需要学生掌握实践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知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创造因素;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结构中,缺少哪个方面的知识、技能,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文章的创造性。我们再从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能力结构研究进行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由三种基本能力构成的:第一种能力是学生借助其认知结构中储存的问题图式,把新的问题情境纳入原有问题图式中,从而导致问题迅速理解。这种情境不适用于新问题类型情境。第二种能力是学生运用认知策略,把新问题适当改变,使新问题情境适合原有问题类型图式。第三种能力是执行解题的技能,在这里是指四则运算技能”④。显然,从这样的三种能力情况分析,第一种能力指的是知识,第三种能力指的是技能。如,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南京长江大桥南、北两个桥头堡大约相距1573米。红红、军军分别从南、北桥头堡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3分钟相遇,军军的速度是每分钟63米,红红的速度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理解“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南、北”等名称和方向的知识,需要具备“相遇问题”的图式;还需要具有计算的技能,通过正确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不能顺利地找出答案,还有采用“画图”的策略帮助分析,这样学生才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可见,问题解决是根本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高阶认知素养必须建立在低阶认知素养的基础上!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中的高知识含量的工作和科学研究同样如此,如优秀的医生、教师等培养和成长过程中,既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取得高学历,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才有可能成为有创造的优秀者,能够有所创新,这样的原理也是广泛存在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还可以从知识类型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知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就是指陈述性知识;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编码方式是“命题和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编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从这样的角度讲,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如果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较多的缺漏,就会减少陈述性知识的命题网络中知识节点的数量,使命题网络因缺乏完整性而减少了联系出现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或者会使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系统的产生式链条出现断裂,犹如自行车动力系统的链条断裂一般,影响技能的应用,当然会影响学生创造力(问题解决)的形成。因此,当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充分说明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对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如此看来,认为应试能力“绝非高级素养”的观点是欠妥的。应该说,考试中反映的既有基本的认知素养,也有高级的认知素养;如果考试的难度很大,学生面临的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问题,在这样的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其能力或创造力肯定是高的;或者能够在考试中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或论文,其创新能力肯定是强的。而且,认为“简单的低阶认知素养已经被计算机所替代”的观点也显得比较肤浅,因为,计算机是能够替代人的部分认知素养,但不可能完全替代所有的低阶认知素养,计算机首先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现在的人工智能也已经能够代替人的部分工作,甚至在有些领域超过了人类,但计算机的硬件需要人设计制造,复杂的软件需要人进行编制,而这些高阶素养是要以人的低阶素养为基础的,我们不能想象,连基本的低阶思维素养都不具备的人,能够顺利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况且,当今发达的网络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错误和谬论,计算机系统还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人作出正确的鉴别、选择、判断和进行必要的故障排除,同样我们也难以想象,连基本的知识技能都不具备的人,能够对计算机或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作出正确抉择。我们是根本不可能在缺乏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获得高阶认知能力的。认为计算机能够代替人的部分认知素养,低阶认知素养就不重要了的观点显然太天真。所以,我们在研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千万不要忽视基本的知识技能的作用,过于否定学生应试能力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我们还应该看到,非认知素养也是以认知素养为基础和前提的,如人在进行团队合作或自我管理前,首先需要对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认识,对这些活动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这些显然离不开基本的认知素养。因此,我们始终不应该忘记:“无知即无能”,“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创造力的条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如此认识低阶认知素养与高阶认知素养、非认知素养的关系,个人感觉才比较全面准确,才能避免出现褚教授所认为的不太成熟的观点。二、一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看法    褚教授在文章中还十分推崇“批判性思维”,将它列为六个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之一。认为它是“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外在行为表现,……,简而言之,批判性思维是运用科学方法、理性思维,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级思维素养。”⑤应该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今年来基础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首先明确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或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⑥:一、感知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见于0—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的。二、前运算思维阶段(或前运思期),见于2---7岁儿童,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在前一阶段发展基础上,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而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出现了表象思维。三、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或具体运思期),见于7---12岁儿童即相当于小学阶段,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四、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或形式运思期),发生于12---15岁儿童,具抽象逻辑思维,即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以上人的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发展变化具有以下一些规律:人的思维发展的过程是连续的,并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各阶段出现有一定的次序,由低到高,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有时并没有明显的年龄划分界限;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必要条件。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皮亚杰之后的心理学家的验证实验后发现,皮亚杰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很多11---15岁的儿童青少年并不具备皮亚杰所描述的形式运算思维,甚至约有70%的成年人也达不到形式运算思维水平。因此,对于15岁以前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具有形式运算思维,让这样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去进行批判性思维,显然是要求太高了。另外,除了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划分的四个阶段以外,还有人在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以后,明确了辩证思维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应该至少在18岁,即高二以上,而且,有些人甚至终身不出现辩证思维,亦即并非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能进入这个阶段。所以,如果要发展人的批判性思维,最佳的时间应该在高二或者大学才能开始,在此以前的阶段,还是主要提发展学生的判断、鉴别和质疑意识比较妥当。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列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内容,而是提“科学精神”,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因为,从人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批判性思维始终只是少数人能够具有的思维特质,并不适合列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三、一个不太可靠的结论    褚教授在文章中还说:“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当前,中国教育工作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需要由‘以培养应试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上来。”⑦对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的依据是什么?这里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当然是将中国学生与美英等欧美国家的学生比较而言了。但就我了解的信息分析,这样的结论并不可靠。相反,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并不差于西方,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一定优势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我国上海学生参加2009年、2012年PISA的测试与排名,获得三个领域的第一。说明我国学生总体的学习成绩是优秀的;尤其在数学的双基、常规问题解决方面比较突出。另据刚刚公布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PISA 2015测试结果,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学生在科学测试全球排名第十、阅读测试排名第27、数学测试排名第六。现在的名次虽然较2012年的上海有所下降,但还是明显比英美等国家高。还有据2015年8月25日的《参考消息》发表的有关文章中认为:“有充分证据证明,在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东亚教育系统并不落后。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测试中,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香港、上海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成绩比国际同龄人的要高”。这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在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调查结果中,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仅排名全球第52位,可见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很不牢固。同时,据有关资料显示,英国由于公民的数学水平差,每年损失的GDP大约200亿英镑,英国民众的数学水平普遍较差,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英国原首相卡梅伦连“8×9”的结果是多少都不敢直接回答,令人捧腹大笑!从美国、英国的基础教育情况我们可以联想到西方基础教育的总体情况,难怪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佩服我国的数学教育,英国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到我国的上海学习相关的教育经验,现在已经有八千多所学校推广中国数学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从以上种种情况分析,认定“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有力的研究结论的支持!从以上多种调查研究的结论来看,褚教授提出“中国教育工作”需要“由‘以培养应试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这样的观点就令人怀疑了。这里需要讨论和明确的问题是:我国的教育是否就是“以培养应试技能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这种所谓的应试教育是否与学生的创造力毫无关系?相信由前面第一个问题的分析,答案是不难发现的。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我国的教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考试比较多的现象,这往往是被称为“应试教育”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更为深刻的原因是,我国的教育是“主智”的,即主张通过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国的社会和教育都对考试分数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中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教师主导的教学策略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作指导。特别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实施教学的四个要素是:“线索、参与、强化和反馈—矫正”⑧。在教学的“反馈—矫正”环节,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作为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学习结果,及时矫正存在问题,因此,当今我国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常规问题的练习、较多的应试现象,是有一定道理和有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再加上高效的学习是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的,而且许多考试可以看成是掌握学习中反馈信息的需要;故我们并不能认为有了考试就一定是应试教育,更不应该将考试与教育对立起来;当然,为了消除应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对考试的次数和难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在平时的练习中尽量少出现分数,如此等等,就能够正确发挥考试的作用。所以,过份地宣传“中国教育工作需要由‘以培养应试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上来。”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十分现实和需要的,而且,在目前尚没有取代中考、高考的更优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出现以前,几乎就是徒劳的。与其不切实际地空谈能力培养,倒不如在基本肯定现有教育机制的前提下,进行稳健的改革,将其中的弊端减少到最低限度,尤其是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将“减负”要求落到实处,这样的教育改革可能更加有效!否则的话,就需要请褚教授设计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育模式,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认可的情况下,在全国推广,才能有效落实褚教授的建议。综上所述,在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应否认知识、技能等基本的认知素养的重要作用,因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我们应该站在联系的角度看到学生的基础素养与高阶素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教育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师教学的特色。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摒弃过去一些对我国教育的陈见,切不应简单地重复“我国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就是因为缺乏创新人才;而缺乏创新人才就是因为教育存在问题”的不当论断,摒弃这种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归结为教育问题的惰性思维,站在更加深入和理性的高度,分析我国的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参考文献:1、①⑤⑦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  《教育研究》  2016年第11期第10、16、17页。2、②L、W、安德森等编著  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第4页;3、③⑧施良方著:《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5月第1版317----343页、362页;4、④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第249页。5、⑥王小明著:《教育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第19----22页。
    chaohz 发表于:2017-2-11 12:08:00

    评论 

    见解独到!
    聪明的石头 发表于:2017-3-31 1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