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琴的博客
    我已出发,向着梦的那方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图库
暂未添加该信息。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580
  • 收藏数:0
  • 图片数:0
  • 评论数:562
  • 开设时间:2009-10-29
  • 更新时间:2018-9-5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华琴主页 >> 文章 >> 教后反思 >> 浏览信息《合适才是最好》

    教后反思 | 评论(0) | 阅读(957)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日   晴天 
    主题 合适才是最好

     

    合适才是最好

     

    为迎接市教研室教学师导,学科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共同磨一节课,课题根据教学进度选定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我试上。

     

    第一次试上班级是六(1)班。上完自我感觉学生对于先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与单位“1”比较的算法没有理解,更谈不上掌握。课堂氛围比较冷清。举手发言学生人数稀少。什么原因呢?

     

    其他老师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状况,重要原因是我在讲解时没有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思,导致学生不明白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其实就是求多或少的部分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可以先算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多或少的部分除以单位“1”的量。此外,也可以先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与单位“1”比较大小。并且这两种算法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同时掌握,学生只要能够用一种方法求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就是达到教学目标了。所以巩固练习时,每题都要求学生能够用两种方法解答问题,就有些偏离教学目标了,高于学生能力之上的问题,自然就会出现发言人数稀少的冷场现象。

     

    怎么办呢?调整教学设计再上。

     

    第二次试上班级是六(3)班。依然先让学生根据条件补充百分数实际问题,再列式计算。不过与第一次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没有先布置学生预习,课上也就没有小组讨论,再小组全班汇报来交流预习情况的环节。而是直接出示条件,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口答算式。在学生提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结合线段图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思,在理解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多的或者少的部分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后,整理出数量关系式,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

     

    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再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解答方法?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根据对线段图的理解,想到还可以先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减100%,或者用100%减已求出的百分数。

     

    与第一次试上相比,这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学生发现并且提出的。学生“小眼发亮”,“小脸通红”,浑身洋溢着思考后得到解答的豁然开朗,教室里流淌着“学习发生”的幸福回响。

     

    我知道对线段图的充分利用在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的调整是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是正确的做法。

     

    两次试上,由于教学设计的调整,带来学生学习的轻松。这也再次证明,评价教学设计好坏与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的反应,也就是教学设计是否契合学生认知实际,是否能够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攀得到。

     

     

    <--EndFragment-->
    华琴 发表于:2014-12-14 17: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