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语
    小学数学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最新图库
《 我的女儿 》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21
  • 收藏数:0
  • 图片数:3
  • 评论数:194
  • 开设时间:2006-3-3
  • 更新时间:2018-9-5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严育洪主页 >> 文章 >> 我的论文 >> 浏览信息《我的“自说自话”系列之5——“事”说师生关系》

    我的论文 | 评论(2) | 阅读(4050)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五   晴天 
    主题 我的“自说自话”系列之5——“事”说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连连看1

     

    教师:无言的爱——学生:无言结局?

     

    →爱者有罪

     

    →大爱无言

     

    →爱无定式

     

    →爱在深秋

     

     

    师生关系连连看2

     

    教师:笑对学生——学生:笑对人生?

     

    →教师是一面镜子

     

    →微笑是一种态度

     

    →欣赏是一种力量

     

    →赞扬是一种支持

     

    →分忧是一种帮助

     

    →宽容是一种胸怀

     

     

    师生关系连连看3

     

    教师:平心而论——学生:同声相应?

     

    →“蹲下身子”的风景

     

    →“挺直腰杆”的风姿

     

    →“花言巧语”的美丽

     

    →“角色置换”的温暖

     

    →“聆听世界”的收获

     

     

     

    师生关系连连看4

     

    教师:以诚相待——学生:以心相对?

     

    →老师,你对学生诚信了吗?

     

    →老师,你教学生说谎了吗?

     

    →老师,你给学生贿赂了吗?

     

     

    师生关系连连看5

     

    教师:独具慧眼——学生:独具风采?

     

    →标签:“深深烙在心底的痛苦”

     

    →慧眼:“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等待:“花蕾含苞待放的守望”

     

     

    师生关系连连看6

     

    教师:大写名字——学生:大振名声?

     

    →生“名”远播

     

    →师出有“名”

     

    →机智灵“名”

     

     

    师生关系连连看7

     

    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因人成事?

     

    →点燃热情

     

    →点亮心灯

     

    →点拨思维

     

    →点中要害

     

     

     

     

     

    师生关系连连看8

     

    教师:有错必纠——学生:视错为忌?

     

    →莫“错”待学生

     

    →莫“错”失良机

     

    →莫“错”埋匠心

     

     

    师生关系连连看9

     

    教师:制造失败——学生:创造胜利?

     

    →失败的滋味——一枚“青橄榄”

     

    →惩罚的滋味——一支“强心针” 

     

    →否定的滋味——一杯“酸梅汤”

     

     

    师生关系连连看10

     

    教师:别具一格——学生:别有用心?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细小的地方难有“风暴”?

     

     

    师生关系连连看11

     

    教师:教有遗憾——学生:学有遗恨?

     

    →教学之“遗憾美”

     

    →教学之“真实美”

     

    →教学之“简单美”

     

    →教学之“自然美”

     

    严育洪 发表于:2007-3-30 8:25:42

    评论 

       

     

       

    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世上芸芸众生生存之道。我想,和谐教育同样得“道”于此。其中,教育的“人和”无疑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关”乎什么?“系”于什么?我认为,师生关系“关”乎教育的命运,“系”于教育的平等。

    师生关系,是一个“首要”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师)与人(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把持的问题,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状态与质量;师生关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刚性教育”还是“柔性教育”、“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正面教育”还是“反面教育”、“顺势教育”还是“逆势教育”等,种种教育艺术值得我们讨论。

    编完全书,我的感觉是,师生关系范围广泛,让人难以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师生关系错综复杂,让人难以尽控掌中,挥洒自如。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不同的师生关系。但无论如何,师生关系都应该有一条“情感热线”维系两头,师生关系都应该有一条“情感通道”联系双方,师生关系都不应该因各种干扰而出现“断线”、“断路”,使学生心灰意冷,从而阻碍学生学习生活的上升空间,减缓学生学习生活的上升指数。

    最后,对于书稿本身的问题,我想,我们读者与作者之间是否也能建立一条“情感热线”、“情感通道”,把你的一些读后感发至我的电子邮箱yyh@e172.com13861472533@e172.com,共同为师生关系的和谐艺术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我期待着这一天……

     

     

                                            严育洪

     

    20072月编写于江苏无锡

     

     

    严育洪 发表于:2007-3-30 8:26:58

    评论 用辩证思维走好课改“平衡木”

                                        
    用辩证思维走好课改“平衡木”
                                        
                                                                    
                

      教学关系的平衡点并不简单地固定在两极的“中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可能造成平衡点的“平移”,但不管如何摆动,它应该能平衡教学关系双方的相对引力。

                

     

                

    用辩证思维走好课改“平衡木”

                


                  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是许多教育科研者和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知书系”中的《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等图书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这些图书从微观入手,抓住教学中的种种关键要素,用辩证的思维透视问题,揭示出了教师深入课程改革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可能之路。为此,记者采访了《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的作者、特级教师严育洪。他的研究带给我们“移步换景”的喜悦,新课程改革是横在我们教师面前要渡过的河流,我们要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勇气,但问题的关键就是每个教师要寻找自己的渡河“芦苇”。

                


                  刺破新课程改革中的“泡沫”

                


                  记者: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您对新课程改革的判断是什么,新课程改革在日趋成熟之中又潜伏着怎样的危机呢?对一线教师而言,可能的出路在哪里?

                


                  严育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从“走近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教师走了将近六年的时间。在这一“长征”途中,少数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的不信任或由于对新课程的不适应,而采取了一种无奈的“保守”态度;另一种状态是,许多教师因“激情新课程”而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新课程“发烧症”,这同样令人担忧:一是痴迷“形象工程”,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方式的新颖、教学气氛的热烈、教学流程的流畅、教学媒体的先进等过程的完美,导致教学的“泡沫”;二是出现“高原反应”,追求教学目标高、内容密度高、评判标准高、练习层次高、学生要求高等结果的圆满,导致教学的“超载”。此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又使这些教师患上“头疼病”,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如今,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用力过度”只会“拖累”甚至“拖垮”新课程的“健康”,教师不得不反思。反思,一种“静悄悄的革命”,不该是蜻蜓点水的应景,而应是入木三分的深情。而要达到这一步,就需要一个能让人高瞻远瞩的“平面”,就需要一个能让人深思熟虑的“空间”。我想,用辩证法的眼光和辩证法的思想来考察新课程各种教学关系和处理新课程诸多两难问题,不失为一种“高明”的策略。

                


                  记者:也就是说,您认为辩证思维是处理新课程中的种种问题和困境的有效思维武器,那用辩证的思维来把握教学关系应当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呢?

                


                  严育洪: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

                


                  教育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应采用辩证思维去设计、调节与反思,这是教师实现用思想行走课堂和打造课堂的一种“明智”之选。

                


                  对这个研究视角,曾有人提出:辩证法人人皆知,这还需要研究吗?是啊,我们并不需要在理论层面研究“什么是辩证法”,因为它已明示;然而,我们却需要在实践层面研究“怎样应用辩证法来指导学校教育”,因为它在教育领域涉足不深。

                


                  课改路上,只有理性地对待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远。但是,“度”的把握却让人为难。教学关系的平衡点并不简单地固定在两极的“中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可能造成平衡点的“平移”,但不管如何摆动,它应该能平衡教学关系双方的相对引力。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新课程教学时,不能“厚此薄彼”,甚至“非此即彼”,而应综合考虑、辩证衡量教学关系双方的作用,合理确定平衡点,以获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编著的《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事”说师生关系》这三本书意图通过众多不同场景下、不同案例中、不同倾向间的反复“较量”,逐步明晰各种教学关系辩证施教中的灵活“度量”,从而给读者一些启发。

                


                  用辩证法透视新课程

                


                  记者:您是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编著《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事”说师生关系》这三本书的,在您看来,这三本书各自的价值都在哪里?

                


                  严育洪:这一套书虽然都体现着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辩证思考与实践,但它们各有千秋:视角不同、结构不同、风格不同。

                


                  《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从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之中教师着眼点的不同来组织讨论,重点通过保守现象与激进现象之间的反差,来提示读者该如何辩证地看待“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中容易忽视的教学关系矛盾的一方。例如:传统教学容易忽视“教学生成”,而新课程教学又容易忽视“教学预设”;传统教学容易忽视“关注个性”,而新课程教学又容易忽视“关注共性”;传统教学容易忽视“合作学习”,而新课程教学又容易忽视“独立学习”,等等。此中一共列举了九大教学关系的辩证处理,供读者揣摩。

                


                  如果说《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是以时间为线索展现课改前后出现的几大教学关系的变迁,并从大处来“勾勒”九大教学关系的辩证图像,那么《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则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流行用语切入,举例说明这些教师用语何以流行———特定教学场景中的积极效果,进而指出这些教师流行用语在某些教学场景中出现的“漏洞”,进而同样用教学案例来提出改进教师流行用语的想法。最后,在教师流行用语的“旧颜”与“新貌”的比较中,引出相对的教学观点的“对白”。例如:“生活场景”与“问题情境”、“生活引力”与“知识魅力”,等等。与《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不同的是,《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力求从小处细描二十三个教学细节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并以话题的纲要形式呈现,以此间接反映教师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

                


                  《“事”说师生关系》则以随笔的活泼语调来辩证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导致学生怎样的生存状态。例如:教师爱学生,可能会产生爱的力量,但也有可能会产生爱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教师的爱;教师奖励学生,可能会激励学生,但也有可能误导学生,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教师的奖励;教师公开教学,学生可能会展现教学的风采,也可能会沦为教学的道具,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公开教学,等等。本书通过师生关系的“连连看”,让读者能够看到新课程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并启发读者思考在新课程教学中该以怎样的手法来触摸学生的一颗“新”心和触动学生的一片“新”情。

                


                  尽管三本书所在的坐标系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研究各种教学关系的辩证性。

                


                  教学研究的新趋向

                            


                  记者:您从教学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切入教学研究并获得很好的成果。您是如何看待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的,以您的经验来看,您对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严育洪:用辩证法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可以说“用”无止境,这三本书的探索仅仅是开始,它将为读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用理性之“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乘风破浪把握好方向。

                


                  现在的一线教师喜欢的教学研究方式已经不同于以前了。以前,一线教师接触和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渠道相对较窄,理论转化成“生产力”的实践力度相对较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如今,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研究理论的专家已经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教师对理论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和高深莫测,他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怎样应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种种做法。

                


                  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的多次讲课中,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了教师的这种需求变化,教师从前一年听“理论+案例”并重式的讲课,发展到后一年要求“少讲理论,多讲案例”的偏重式讲课,说明教师已经不再停留在“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式研究,而已经开始转向“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式研究,他们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然后在案例的感受与解读中自觉沟通、归类、抽象、提升,从而在具体、实际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理论)。教师这种由以前的“对号入座”式发展到如今的“由下而上”式的演变过程,我认为是新时期理论学习的一种进步。

                


                  可以说,我的三本书的编写构架就迎合了教师的上述需求变化,让读者在一组组、一串串、一个个教学案例的“触摸”中欣赏辩证教育的风景,攀登辩证教育的高峰,享受辩证教育的幸福。

                


                  阅读链接:《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课堂点睛:教师流行语透视》、《“事”说师生关系》,严育洪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报记者 张树伟)

                

     

                

      《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6日第8版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tr_appendix="";            if(str_appendix!="")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下载附件:  
                ");            }            </Script>            
    严育洪 发表于:2007-5-18 14: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