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语
    小学数学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最新图库
《 我的女儿 》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21
  • 收藏数:0
  • 图片数:3
  • 评论数:194
  • 开设时间:2006-3-3
  • 更新时间:2018-9-5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严育洪主页 >> 文章 >> 我的论文 >> 浏览信息《5.(第二章第4篇、第二章第5篇)2012级小学数学骨干班《把学生教聪明》读书笔记专栏》

    我的论文 | 评论(46) | 阅读(10300)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留下您的访问印记

    星期一   晴天 
    主题 5.(第二章第4篇、第二章第5篇)2012级小学数学骨干班《把学生教聪明》读书笔记专栏

    5.(第二章第4篇、第二章第5篇)2012级小学数学骨干班《把学生教聪明》读书笔记专栏   完成时间:5月20日前三肖中特期期准
    严育洪 发表于:2013-5-6 19:24:26

    评论 替换p103案例

    当翻阅《把学生教聪明》第103时,看到有关《年月日》的练习,正好我的这课设计曾发表过,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设计中的练习部分。

     

    1、我会填

     

    1)、一年有(    )个大月,有(    )小月。

     

    2)、91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30的后一天是(  )月(  )日;

     

    2、我是小法官

     

    1)、36个月就是三年零6个月(     

     

    2)、今年3月有31天。(      )

     

    3)、今天是530,明天就是儿童节了。(     

     

    4)、17月份,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5)、812月份,单 小月,双月是大月。(    )

     

    3、我有火眼金睛

     

    1)、2月是(    

     

    A、大月   B、小月     C、既不是大月,又不是小月

     

    2)下列月份中是小月的有(     

     

    A1     B9     C12     D8

     

    3)同在有31天的月份的节日是(     

     

    A、元旦、教师节B、劳动节、植树节C、国庆节、儿童节

     

    4、我会玩

     

    谈话: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

     

    要求:男生做大月,女生做小月,我说的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来,我说的月份是小月女生站起来。看谁做得快。(学生愉快地做游戏)

     

    5、脑筋转转转

     

    1)、明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连续的两个月,你知道他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2)、聪聪到今年的4月份正好是10周岁,你知道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吗?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采用了多种形式,避免枯燥乏味,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乐趣。(玉祁中心小学   薛梁玉)

     

    玉祁默默 发表于:2013-5-14 13:12:31

    评论 【案例】求图形的面积     替换P114【参考案例2】

    【案例】求图形的面积     替换P114【参考案例2】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陈玉立  小学数学第七册中求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出了这样一题:“街心花园中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时16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出示时,漏抄了“正方形”三个字,结果,学生做时,出现下面情景:  生:(小声地)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什么形状。  师:请同学们停下笔,会做这道题的举手。  这时,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师:(指一名没举手的)你不会做吗?  生:我觉得这道题差一个条件,补上“正方形”条件就能做了。  师:(故作认真)是老师太粗心了,漏掉了“正方形”三字,还好,几位细心的同学及时发现并提了出来。谢谢!现在,我看这样,不加“正方形”三个字,请你自己来设计花坛,你将如何设计呢?要求周长还是16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面积,行吗?  生:行!  师:小组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  通过故设“差错”不仅让学生对求图形面积的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并由此将错就错,巧妙设计开放性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营造创新的思维空间。
    陈玉立 发表于:2013-5-15 13:21:59

    评论 替换第114页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时间,路程,速度的习题,如何充分理解定义的内涵是正确求解的关键,而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出错。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由于顺风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原路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60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

     

    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板书书写解题过程如下:

     

    80+70)÷2=75(千米)

     

    答: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自己的做法跟老师的一样吗?相同的举手。”教师统计此类做法的同学人数。“老师的做法有问题吗?有没有不同的结果?”教师找数学基础好并做出正确解答的同学进行错解分析。起初做错的同学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不谋而合,结果是老师“将错就错”,这才恍然大悟。

     

    错解原因分析:速度=路程÷时间,既然是求往返的平均速度,那就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如果把单程的距离看成1,则往返路程即为2。总时间包括用时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1÷801÷60。因此速度的求解式为(1+1) ÷[(1÷80)+( 1÷60)]通过“拨乱反正”学生对于这类概念题在理解上会更加深刻。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王铭峰

     

    (注:替换第114页,【参考案例2】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wmf99000 发表于:2013-5-15 15:26:07

    评论 替换例题P115【参考案例3】

    在讲解《体积的意义》一节时,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之前首先完成了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只带有刻度的量筒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让学生做好记录。随后,教师将一较大的石子放入量筒,引导学生观察其水面情况。“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为什么放入石子后水平会上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刚才还平静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之前只学过长度、面积等有关知识,虽然在生活中对改变体积大小的现象有所了解,然而让他们进行解释却勉为其难。

    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已见,有的学生说因为石子有宽度,有的学生说石子有厚度……还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一言不发。教师见时机已到,便及时导入新课。“其实,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就能找到答案。”课堂教学中正是教师用“激疑”打破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所以学生才能满怀兴致的投入学习。

    天一实验小学  陈颖

    尘风 发表于:2013-5-15 21:23:15

    评论 替换例题P109【问题案例1】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

    我在听我学校老师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这节课时是这样处理例题的。例题是这样的:男孩抓了13个红花片,女孩抓了8个蓝花片,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个?学生列式后在老师引导学生理解13-8=5这个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达的意思时,有好多学生理解这减去的8是女孩的8个红花片,上课老师没有马上就否定他们的答案,不急不燥地说,是吗。请小朋友看好,现在我就把表示女孩的8个学具拿掉,你们同意吗?(老师边说边把表示女孩的8个小学具拿掉了)为什么?学生在老师拿走学具后马上就顿悟过来了,这减去的8并不是女孩的8个红花片,而是从男孩的13个红花片里面去掉了和女孩同样多的8个红花片,才可以算出男孩比女孩多的5个红花片。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课老师没有多费口舌,不仅解决了8表示的意思,而且再一次让学生明白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了。 
    厚桥实验小学 浦艳英

    puyanying 发表于:2013-5-16 13:23:10

    评论 替换案例p115“参考案例3”

    “谁真谁假呢?”

     张泾龚静

     

    例题:在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地里, 种植玉米,种玉米多少平方米?

     

    学生列式解答:10÷5×2=4(平方米)

     

                 10×10=100(平方米)  100÷5×2=40(平方米)

     

    我指着两种方法“纳闷”地朝学生问:“两种解答方法,老师看看都有道理啊。那到底谁是真正的答案呢?谁向老师解释一下啊,好让老师分辨一下谁真谁假呢?”学生激动地举起他们的小手。

     

    学生1:因为问题求的是玉米地的面积,所以要先求出正方形土地的面积10×10=100(平方米),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20平方米,两份就是40平方米。所以第二种方法才是正确的。

     

    学生2:第一种方法是把边长平均分,而种玉米是种在正方形土地的面积上的,所以呀,是把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平均分,第一种方法是错误的。

     

    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你们的解释终于让我弄明白了谁真谁假。感谢你们的精彩解释。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弄清楚了吗?”学生点点头。

     

    反思:

     

    通过老师的“装傻”,学生对习题进行了一个辨析,在辨析过程中明确题目的意思,理解了解答题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到位。在教学中恰当地向学生“装傻”,等于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牧笛之声 发表于:2013-5-16 14:14:52

    评论 知识的拓展与融合

    替换   二、对外开放,实现知识的移花接木   第105页[参考案例2]
        教学中知识的拓展与融合,让我想到了看到的一个关于低年级认数的小活动。
        在教学认识6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把6摆成两个部分,学生通过摆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6;再通过把6个圆片摆成多个相同的部分,学生还知道了2个3是6,3个2是6,6个1是6。因为学习6、7、8、9每个数都这样进行活动,一个个摆过来,最后教师让学生找出与众不同的数时,他们找到了7,理由是7只能摆成7个1,不像6、8、9,还能摆成其他的样子。这样的认识就为到了高年级学习素数和合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我觉得这样培养数感很新颖,摆成两部分是一位数之间的融合,也能够为十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而摆成一样多的几部分是对学生今后的步入高年级学习乘法和素数和合数打下伏笔。

    新小邓丹红 发表于:2013-5-16 16:50:58

    评论 替换p111改进案例

    有趣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陈群

     

    《百分数的应用》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12册的内容,也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学习中,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纳税、算利息、打折”等一系列有趣的生活问题,本单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索与实践”活动,意思是这样的:

     

    亚洲成年人的标准体重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的厘米数-105

     

    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10%”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体重。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觉得是一次不错的与生同乐的机会,不妨借这个机会让学生也了解一下自己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于是,在课堂上,我以自己为例,和学生一起计算了我的标准体重,计算下来,我还不错,体重在标准范围内,热情的学生们纷纷鼓励我继续保持好身材。

     

    接下来,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家成员的体重情况,这可把学生难住了,他们议论纷纷,几乎不知道爸爸、妈妈的体重,只能从外观上判断胖的、瘦的。哈哈,我的目的达到了,话锋一转——用事实说话!

     

    想不到,学生的调查还挺让人惊喜的,瞧,这是我采撷下来的学生作品:

     

     

    我家的健康计划,合格人数达到80%.除了奶奶偏胖一点,其他都十分合格。

     

     

                                                                                                                                                                                                                                                                                                                                                                                                                                                                                                                                                            
                

    称呼            

     

                

                
                

    年龄()            

     

                

                
                

    身高(cm)            

     

                

                
                

    体重(kg            

     

                

                
                

    正常体重(kg            

     

                

                
                

    偏差(%            

     

                

                
                

    奶奶            

     

                

                
                

    61            

     

                

                
                

    162            

     

                

                
                

    70            

     

                

                
                

    57            

     

                

                
                

    13            

     

                

                
                

    爷爷            

     

                

                
                

    62            

     

                

                
                

    183            

     

                

                
                

    72            

     

                

                
                

    78            

     

                

                
                

    6            

     

                

                
                

    爸爸            

     

                

                
                

    36            

     

                

                
                

    184            

     

                

                
                

    89            

     

                

                
                

    79            

     

                

                
                

    10            

     

                

                
                

    妈妈            

     

                

                
                

    35            

     

                

                
                

    171            

     

                

                
                

    58            

     

                

                
                

    66            

     

                

                
                

    8            

     

                

                
                

                

     

                

                
                

    11            

     

                

                
                

    157            

     

                

                
                

    52            

     

                

                
                

    52            

     

                

                
                

    0            

     

                

                

       学生:荣曦  

     

     

     

    我家的健康计划

     

    六(3  曹奕淳

     

    要俏的妈妈,十分崇尚减肥,动不动就对我宣布“曹奕淳,妈妈这几天又胖了,要减肥了”但一般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呵呵,还减肥哩,吃的不要比平常多就行了。我嘛,自从被妈妈念了几遍经后,照照镜子,也觉得自己适应减减肥了,但往往结果是这样的被爸爸知道了,我的思想教育风暴就来了“曹奕淳啊,小小年纪减什么肥啊,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没让你好好补补呢,还想给我减肥,不许,想都别想,没得商量!!!”当妈妈知道我被爸爸做了思想教育后,就立马调侃我“曹奕淳,被你爸洗脑了呵。”我一脸不爽,追根问底,还不是拜妈妈所赐。我爸爸的身材嘛,看上去不胖也不瘦,正好,很协调

     

    那天看了数学书上的一则公式,什么“亚洲成年人标准体重”什么的,于是问妈妈要了它的实际体重,身高,想算出来讽刺讽刺她“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的厘米数—105…那么妈妈的标准体重是(173105=68千克),妈妈实际体重是65千克,哼,那么,妈妈还算轻咯,讽刺不了咯,但我可以好好给她做做思想教育,“还减肥,减成麻杆哦不牙签才干心呵”

     

    接着我算了算自己的,(175105=70千克)哈哈,我实际体重不过60千克,我又算了算我的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标准体重”(70+7=77,707=63),那么我的体重应该在63~70千克间,我偏瘦哦,不可思议哦,我可是家里鼎鼎有名的大胃王,每晚,我除了吃顿晚饭,我至少还要和一瓶牛奶,酸奶,吃一两只苹果,许多饼干,巧克力,糖果,居然偏瘦,看来,我消化功能实在不咋地,所以,我要好好保养胃。

     

    下面我算了算爸爸的标准体重,是75千克,但他实际83千克,不过一个大男人,正常滴。

     

    看来,我家的健康情况还算OK,没有什么极端情况,不错,这次冒牌体检,结果不错,还望持续佳况呵!

     

     

    通过这次有趣的调查,我发现当数学应用于生活,当生活可以用现学的数学来证明,那生活也变成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了。

     

    无锡陈群 发表于:2013-5-16 17:02:13

    评论 替换p111改进案例

    有趣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陈群

     

     

    《百分数的应用》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12册的内容,也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学习中,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纳税、算利息、打折”等一系列有趣的生活问题,本单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索与实践”活动,意思是这样的:

     

     

    亚洲成年人的标准体重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的厘米数-105

     

     

    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10%”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体重。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觉得是一次不错的与生同乐的机会,不妨借这个机会让学生也了解一下自己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于是,在课堂上,我以自己为例,和学生一起计算了我的标准体重,计算下来,我还不错,体重在标准范围内,热情的学生们纷纷鼓励我继续保持好身材。

     

     

    接下来,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家成员的体重情况,这可把学生难住了,他们议论纷纷,几乎不知道爸爸、妈妈的体重,只能从外观上判断胖的、瘦的。哈哈,我的目的达到了,话锋一转——用事实说话!

     

     

    想不到,学生的调查还挺让人惊喜的,瞧,这是我采撷下来的学生作品:

     

     

     

     

    我家的健康计划,合格人数达到80%.除了奶奶偏胖一点,其他都十分合格。

     

     

     

     

                                                                                                                                                                                                                                                                                                                                                                                                                                                                                                                                                            
                

    称呼            

     

                

                

     

                
                

    年龄()            

     

                

                

     

                
                

    身高(cm)            

     

                

                

     

                
                

    体重(kg            

     

                

                

     

                
                

    正常体重(kg            

     

                

                

     

                
                

    偏差(%            

     

                

                

     

                
                

    奶奶            

     

                

                

     

                
                

    61            

     

                

                

     

                
                

    162            

     

                

                

     

                
                

    70            

     

                

                

     

                
                

    57            

     

                

                

     

                
                

    13            

     

                

                

     

                
                

    爷爷            

     

                

                

     

                
                

    62            

     

                

                

     

                
                

    183            

     

                

                

     

                
                

    72            

     

                

                

     

                
                

    78            

     

                

                

     

                
                

    6            

     

                

                

     

                
                

    爸爸            

     

                

                

     

                
                

    36            

     

                

                

     

                
                

    184            

     

                

                

     

                
                

    89            

     

                

                

     

                
                

    79            

     

                

                

     

                
                

    10            

     

                

                

     

                
                

    妈妈            

     

                

                

     

                
                

    35            

     

                

                

     

                
                

    171            

     

                

                

     

                
                

    58            

     

                

                

     

                
                

    66            

     

                

                

     

                
                

    8            

     

                

                

     

                
                

                

     

                

                

     

                
                

    11            

     

                

                

     

                
                

    157            

     

                

                

     

                
                

    52            

     

                

                

     

                
                

    52            

     

                

                

     

                
                

    0            

     

                

                

     

                

       学生:荣曦  

     

     

     

     

     

     

    我家的健康计划

     

     

    六(3  曹奕淳

     

     

    要俏的妈妈,十分崇尚减肥,动不动就对我宣布“曹奕淳,妈妈这几天又胖了,要减肥了”但一般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呵呵,还减肥哩,吃的不要比平常多就行了。我嘛,自从被妈妈念了几遍经后,照照镜子,也觉得自己适应减减肥了,但往往结果是这样的被爸爸知道了,我的思想教育风暴就来了“曹奕淳啊,小小年纪减什么肥啊,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没让你好好补补呢,还想给我减肥,不许,想都别想,没得商量!!!”当妈妈知道我被爸爸做了思想教育后,就立马调侃我“曹奕淳,被你爸洗脑了呵。”我一脸不爽,追根问底,还不是拜妈妈所赐。我爸爸的身材嘛,看上去不胖也不瘦,正好,很协调

     

     

    那天看了数学书上的一则公式,什么“亚洲成年人标准体重”什么的,于是问妈妈要了它的实际体重,身高,想算出来讽刺讽刺她“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的厘米数—105…那么妈妈的标准体重是(173105=68千克),妈妈实际体重是65千克,哼,那么,妈妈还算轻咯,讽刺不了咯,但我可以好好给她做做思想教育,“还减肥,减成麻杆哦不牙签才干心呵”

     

     

    接着我算了算自己的,(175105=70千克)哈哈,我实际体重不过60千克,我又算了算我的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标准体重”(70+7=77,707=63),那么我的体重应该在63~70千克间,我偏瘦哦,不可思议哦,我可是家里鼎鼎有名的大胃王,每晚,我除了吃顿晚饭,我至少还要和一瓶牛奶,酸奶,吃一两只苹果,许多饼干,巧克力,糖果,居然偏瘦,看来,我消化功能实在不咋地,所以,我要好好保养胃。

     

     

    下面我算了算爸爸的标准体重,是75千克,但他实际83千克,不过一个大男人,正常滴。

     

     

    看来,我家的健康情况还算OK,没有什么极端情况,不错,这次冒牌体检,结果不错,还望持续佳况呵!

     

     

     

     

    通过这次有趣的调查,我发现当数学应用于生活,当生活可以用现学的数学来证明,那生活也变成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了。

     

     

    无锡陈群 发表于:2013-5-16 17:04:11

    评论 替换案例p114“参考案例1”

    在学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之后,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它有两个钝角、一个锐角?”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就沸腾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没有。我没有及时给出答案,而是问到:“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呢?”马上有学生提议用画一画的方法来尝试,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画出来。最后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解决了疑难问题,获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方法。

    让学生错一回又何妨呢?面对错误,如果教师一味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通过“引诱”,使学生将潜在的错误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避免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也可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反思,提升自己对错误的辨别能力。

    查桥实验小学   刘晓金

    可乐加冰 发表于:2013-5-16 19:07:03

    评论 

     替换案例P114  参考案例1

    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先出示一道减法题56-27,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对学生说:“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退位减法,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做这题,请同学们仔细看好。”我边板书边说方法:个位上6减9不够,向十位借1,这是前面学习过的,大家都知道,现在个位上就是16减7等于9,在个位上鞋9,十位上5减2等于3。那么结果就是39。这是有些学生就发现错误了,我故意惊讶:“我做错了吗?哪里错了啊?能帮老师之处错误吗?”学生们都很兴奋,能帮老师改错,个个都觉得很自豪,学习氛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说道:“老师,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了1,十位上怎么还有5呢,应该是4才对。”其实这个错误时学生做题时经常犯的错误,通过我这样犯错,学生能印象深刻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后宅实验小学   王丽君
    王丽君 发表于:2013-5-16 21:09:54

    评论 知识的举一反三

    知识的举一反三教学“认识对称轴”一课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之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将下列图形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说说各有几条。教学过程:(新授之后出示6个已学的平面图形:等腰梯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梯形)一、分类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那么,你能将这些图形分分类吗? 生:分成三类,两个三角形,两个梯形,两个平行四边形。二、两个三角形的比较1、区别提问:请你拿出两个三角形来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生1: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角形。生2:那个锐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2、折一折、辩一辩谈话:请你将这3两个三角形折一折,看看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动手折)生1: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生2:它的对称轴就是它的高。提问:是所有的高吗?生3:只有底边上的高是,其他的高就不是。相机指出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提问:为什么同样是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而直角三角形就不是轴对称图形呢?生4: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对折后正好可以完全重合。提问:那么是不是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5:还有等边三角形。提问:那么,你知道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吗?生6:三条。提问:通过刚才对三角形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生7:不是的,只有等腰和等边三角形才是。教师:为什么只有等腰和等边三角形才是轴对称图形?生8:因为它们的边一样长,就可以完全重合,如果没有一条边一样长,就不可能完全重合了。三、延伸谈话:现在,请你们再来研究一下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开始操作讨论,很快就有了答案:生1:我发现这个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直角梯形不是的。生2:我补充,梯形中只有等腰梯形才是的,而且它只有一条对称轴。生3:我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的,它没有对称轴,这个平行四边形(菱形)是的,它有两条对称轴。生4:我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它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相机引导学生证实。…………设计这道练习题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常见的几种规则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位置的差异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道题目中的几个图形引深到这一类形状的图形,进一步探讨对称轴的各种可能性。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舞台,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希望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后自己发现这些图形中对称轴的特点。教学时,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
    锡山徐慧 发表于:2013-5-18 13:54:30

    评论 练习,不只是练“习”

    练习,不只是练“习”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杜丽娜

     

    【替换案例2p99

     

    教学设想:

     

    如果我们把紧急性和重要性分别作为练习罗盘上的横轴和纵轴指标,那么,第一象限中的既紧急又重要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第二象限则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在练习教学中主要包括思维品质的锻炼、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而哪些是属于既不紧急又不重要或者是紧急但不重要的的三、四象限的学习,我们也应该分得清,不要让它占用了我们教学的关键时刻和黄金时间、

     

    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在教学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后安排了一堂综合练习课,书上的安排自然是很按部就班的,最多以对比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辨析。如果就这样做做练习,学生肯定会因为处于第四象限的学习情境而陷入沉闷而无聊的局面。而我希望的目标是围绕上述所指的一、二象限的教学指标,让学生既达到在练习中巩固已学知识,又达到交流中整理归类的效果,甚至进而衍生出更多的教育教学功能。教学就这样展开了:

     

    教学简录:

     

    1、明确本单元主要解决的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有哪些?

     

    一种,已知一个总量,然后告知这个总量被分成了两部分(也可以分成三部分),再告知其中一个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其中的某个量。另一种,已知一个量,告知另一个量比这个量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量。

     

    2、编制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出示这样一个情境:学校食堂运来大米450千克。然后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去编制题目并且要求只列式不计算。这个过程中,老师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编制的题目,选典型题、选错答题。

     

    下面我结合第一种类型反馈:

     

    学生经历一番头脑风暴,编出了如此众多的题目:

     

    (1)    用去,用去多少千克?

     

    (2)    用去,还剩多少千克?

     

    (3)    用去一些后还剩,还剩多少千克?

     

    (4)    用去一些后还剩,用去多少千克?

     

    (5)    用去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6)    第一天用去 ,第二天用去130千克,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

     

    当然,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是按这样的顺序、这样的数据展示的,但这不是问题,老师完全可以通过某种组织方式引导学生整理归类,可以实施第三步。

     

    3、比较问题,辨析归类:

     

    可以这样引导:

     

    (1)    请你选两个问题,说说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如:第(2)题和第(5)题,都是求还剩的千克数,但是第(2)题告诉的是用去的千克数占总量的几分之几,要先求出用去的千克数,才能再求还剩的千克数,所以要两步解答;而第(5)题直接告诉了用去的千克数,只要一步解答。

     

    (2)    哪些题目可以一步解答?你是怎样想的?

     

    而结合第二种类型进行的反馈主要有:

     

    (1)    运来面粉的千克数是大米的,运来面粉几千克?

     

    (2)    运来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多,运来面粉几千克?

     

    (3)    运来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多千克,运来面粉几千克?

     

    ……

     

    教后反思:

     

    l        功能一:“有任务的个体”演绎“知识技能的巩固”

     

    这堂课作为新知学习之后的综合练习课,通过这种形式的组织练习是完全可以满足“该类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掌握”要求的。完全达成本课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目标。

     

    l        功能二:“有生命的个体”创造“有生命的课程资源”

     

    曾听过这样的一种耸人说法:我们的教育一直充当着模具,将学生视为“材料”,习惯于用相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划一的方法评价不同的学生,其结果是学生的差异被消解、棱角被磨平、自我被抑制、个性被扼杀,在教育的模具中被刻塑成千篇一律的物件。不是完全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无法绝对地否认。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何为“模具”?也许包括很多,我想谈的是被认为是“模具”之一的“教材”。课程改革中比较浓墨重彩实施的一个举措——就是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在备课之前“正确认识教材”。在我看来,“正确认识教材”的“最高演绎”就是“把教材当成有生命的、活的课程资源,发挥创造性”。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老师,就应该在怎样设计出“有生命的”、“活的”课程资源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这节课,如果沿用教材现成的编排一步步练习下去,那是标准的“塑模”。而在教师提供的一句话语境下,让学生自己去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这不是活脱脱地知识呈现状态生命化的版本吗?这正符合了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倡导、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师在呈现探究内容的时候,不仅要使知识呈现的内容体现生活化,还要使知识呈现的状态追求生命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生命态”,而且要让学生有欲望去延续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去参与知识的自主建构,如同去完成生命的建构一般。

     

    l        功能三:“有灵性的个体”享受“生命成长之过程美”

     

    教育不是拯救,教师唯有“淡忘”、甚至“遗忘”自己的“教主”甚至是“救主”身份,才能从根本是上确立与巩固、凸显与弘扬学生的“学主”地位,让学生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我的地盘我作主”的美好愿景。可以这么说:教师不要太像教师,而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上课不要太像上课,而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这节课中,我只是给出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可以利用拓展的单个条件,学生凭着自己的学识、经验、水平,思维自由地驰骋:在提出问题中培养了自己的质疑能力、多向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己的灵活解题能力,在比较问题中培养自己的辨析能力,激发自己认真审题的意识……他们如同是在进行着某项课题研究的探索者,不仅仅是自己全面深入地探究着,彼此之间又在互相激发着,生命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着的共同体成长。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孩子们时不时迸发的智慧与才能;“等待”——孩子们也许会走弯路,但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寻找的过程正是他们真正实现精彩的人生之路。

     

    杜丽娜 发表于:2013-5-20 10:38:18

    评论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替换案例P114 参考案例2     堰桥实小   朱美琴

     

    看了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我深受启发,于是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课时,采用以下钝感机智来开展教学。

     

    同学们,前两天我们班的男生、女生为了跑步的事争了起来。让我头都疼了,下面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出示课件)

     

    冬锻长跑开始了,请男生沿着这块长方形水泥地跑一圈,女生沿着这个正方形花圃跑一圈,我刚宣布完,他们就炸开了锅,都说自己跑得多,哎……这时孩子们都被我的为难样仅仅吸引了,都争先恐后想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抓住时机马上问:同学们,到底谁跑得多一些呢?谁有好办法来帮帮我呢?这时孩子们都争着举起小手来回答。然后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做出豁然开朗的表情,说:“看来,只要求出男生和女生各跑了多少就可以了。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问题,好吗?”教师的钝感,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解题热情,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无锡朱美琴 发表于:2013-5-20 11:41:52

    评论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替换案例99页 坊前实小 朱英在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时候,教师往往只用一种方法教学生。从书上我们都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2个底面积。用字母表示可以是这样的:S表=2πrh+2Πr2    可是,在学生的作业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表达式:S表=2πr(r+h)我深深感觉的这样的学生真的很了不起。
    朱英朱英 发表于:2013-5-20 13:26:24

    评论 

    替换  P98页的案例

    学员21 
        
    《认识1120各数》一课,当学生摆一摆认识了12131118后,设了这么一问:小朋友,在摆111318时,都是先在左边摆1捆,表示1个十。接着在右边摆1根、3根、8根,表示几个一,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看,十几的数,都有1个十,几个一就不同了,几个一多,这个数怎么样??(学生说到:大)几个一少,这个数就怎么样?(学生说到:小)。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强调了十几的数的组成,还对下节课学习数的组成及大小比较起到了充分铺垫的作用,适时地拓展了学生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恰当地点拨,在需深化处拓展,有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既是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开心,对后继学习充满期待和向往,同时也是提升中等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


      

     

    宁月 发表于:2013-5-20 14:03:49

    评论 巧用学科联系  加强知识拓展

    巧用学科联系  加强知识拓展
    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陆明
    学校教学中的许多学科知识是可以彼此整合的。为此,教师应加强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立体的、多维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学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断:
     师: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园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学生回答后,指出:一中是指一个圆心,同长则指半径或直径同样长。
    师:中国古代的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引发自豪感)
     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是说最初的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方向圆的渐变过程)。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很特别,认识吗?(出示阴阳太极图)
        师:仔细看看,阴阳太极图原来是由一个大院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孤立和封闭地看待教学内容,而是敢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巧妙地进行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看到知识更多的面貌,视野更开阔。在上述片段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可以达成既定的知识目标,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在情感目标上无疑也是成功的。          
    (替换105页参考案例2《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东北塘陆明 发表于:2013-5-20 15:08:00

    评论 

    替换   P114页   【参考案例2】           羊尖实验小学     蒋雄杰   有些学习内容,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容易出错。而这并不等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深刻、灵活。此时教师可以故意的设置一些“陷阱”,诱导学生犯错。   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在学生动手实践中,顺利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时我出示问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1:有两个答案!如果三角形的腰7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7×2+3=17(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3×2+7=13(厘米)。   许多学生表示同意。   生2急切的:不同意!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是3厘米,两腰加起来才6厘米,比第三条边7厘米短,围不成三角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7+7+3=17厘米。   生3:没错,我们刚刚研究完,两条短边的和应大于第三条长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孩子们都笑了,表示同意!   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让学生错误一下、经历一下挫折,快快乐乐的“上一当”,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蒋雄杰 发表于:2013-5-20 20:30:04

    评论 替换P114案例

    替换P114 参考案例2

     

         巧用钝感教学,有效进行设疑激思

     

                                堰桥  强丹君

     

    [引用P114中的几句话]

     

    课堂上教师有的放矢地故设错误,可让学生疑由心生,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合作的空间,从而把错误的生成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让错误呈现出异样的美丽。这样的“故弄玄虚”远比教师直截了当地解释问题的本质效果好,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看到这几句话,我对“钝感教学”有了个初步的理解。从这几句话中,我想到了我们老师其实经常在“故布疑阵”,从而激发学生对一些知识的反思、理解。比如——

     

    《圆的认识》(五下)一课中,当我们研究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在同一个圆中”,但如果我们简单地出示这句话,学生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老师只要很简单地提出疑问: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疑惑地问:这个圆(A)的直径是这个圆(B)半径的2倍?学生通过实例的观察,发现这句话的确存在错误。可是刚才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呀?学生就会主动反思刚才测量的半径、直径和老师手中的两个圆片的半径、直径,发现刚才自己测量观察时利用的是一个圆片,而老师手中展示的是两个圆中的半径、直径,通过对比、反思,很快意识到了要是“在同一个圆中”或“相等的两个圆中”的半径和直径才存在倍数关系。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找到学生知识的盲点、疏漏,及时提问,引起学生对比反思,关注到了知识的细节。
    林中漫步 发表于:2013-5-20 2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