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随想 | 评论(2) | 阅读(3011)

星期日


有趣•扎实•精致•高效——2019年5月6日戴南小数工作室教研点评兴化市楚水小学 於以华刚才我们聆听了小数工作室第二次专题研讨的两节课,戴南中心小学杨小勋老师执教的《行程问题》复习课、二实小郑彤主任执教的《确定位置》,感谢二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应该说今天的两节课都是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根据活动的工作安排,下面由我简单向大家汇报个人的学习体会,我想围绕有趣、扎实、精致、高效谈谈个人对两节课的看法。一、有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2011版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应该说今天的两节课老师都能创设积极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数学的趣味。杨老师的《行程问题》课堂的开始就合理利用儿童感兴趣的节目名称——超级变变变,变化为数学课堂上的超级变变变贯穿整节课,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行程问题中的变与不变;郑主任的《确定位置》巧妙运用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先是引导学生观看游戏视频,并分析游戏失败的原因,巧妙的将本节课中确定位置的两个核心概念贯穿其中:(1)方向或角度;(2)力度也就是距离。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悬疑,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有认知上的冲突,才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求,为新知的探究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扎实:我这里的扎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扎实;二是教师的个人基本功扎实。先说课堂教学扎实。“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两位老师都能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教学环节。杨老师积极运用游戏情境,合理运用数学超级变变变的形式,将行程问题的各种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逐个探究,引导学生借助题组分析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促进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学生引向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较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行程问题的知识体系,较好地达成了复习的目标。郑主任围绕方向(角度)与距离这两个核心问题作纽带依次铺排,层层递进设计悬疑,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深化问题、拓展问题:首先利用轮船与灯塔的位置关系引入北偏东这个概念,明确方向的重要性;其次指导学生尝试描述同方向两艘轮船的位置,组织学生经历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出角度与距离能更准确地描述位置。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取、加工、再认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去感悟、内化,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练就一双数学的“慧眼”,让学生在观察生活和审视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再说说教师基本功。从课堂的表现看,两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流程明了,教师的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板书工整、美观、规范。层次清楚。同时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第二节课郑主任合理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并相应板书,把从面、线、点精确定位的方法展示出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较好的概括了新知。两位老师充分显示了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功”到渠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精致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所以,对于这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如何巧妙设计练习,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应该说今天的两节课都较好的处理了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杨老师的《行程问题》,在数学超级变变变中,通过形式多样、精致的练习引领学生探究变中的不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郑主任的《确定位置》同样精致,在利用轮船与灯塔的位置关系引入北偏东这个概念时,合理地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东北,这个东北既是旧知识,也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说,这一步教学是回忆并激活有关的知识经验,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自主探究完确定位置的一般方法后,老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物体位置的? 除了要知道大致的方向还要知道角度和距离。你觉得这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怎么样?”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方向知识、体会现在学习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与以前的方法有联系,是以前方法的发展和综合,比以前的方法更准确。既把新知识建立在过去知识的基础上,又体验新知识“新在何处”,从而加强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理解。后面的练习中,郑主任又对习题作了巧妙的整编,飞机场的雷达屏幕中飞机D增加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得出观测点不一样,飞机D相对于观测点的位置也不同。同时又补充拓展另类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视野。一方面体现对知识的巩固练习,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高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今天的两节课应该说都是高效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师生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实现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今天的两节课无论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还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方面都能看出。两节课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方仁055 发表于:2019-12-29 22:07:27

新城王利娟 发表于:2020-5-28 11:24:38

学习
青田 发表于:2021-10-11 17:36:21